文化湖北
HUBEI HUAZHONG CULTURE PROPERTY RIGHTS EXCHANGE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上,孝感雕花剪纸惊艳亮相
发布日期:2023-07-11 信息来源:湖北文明网 浏览次数:1988
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
孝感剪纸艺人在一张薄纸上运剪如风、指尖生“花”,于方寸之间镂刻裁剪出瑰丽世界,惊艳“绽放”闪耀国际舞台。
7月3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多国政要、汉学家等约400位中外嘉宾参加会议。孝感雕花剪纸作为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亮相对话会,向世界展示荆楚文化魅力。
10米剪纸长卷吸引世界目光
“孝感雕花剪纸艺术讲究运刀胜笔,连而不断,断而不连……”在现场,孝感雕花剪纸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惠斌、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池泉摆开蜡盘,手执刻刀,一边介绍一边现场传艺。
本次展示,他们带来了10余个品种的剪纸作品,所有的目光几乎都聚集到了长达10米的剪纸长卷《中国共产党100年》上——
从“嘉兴红船”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中国梦”,一幅幅精美的剪纸跃然纸上。
该作品由老、中、青三代剪纸传承人历时3个多月合力创作,制作了16幅剪纸作品,于方寸之间、纤薄的红纸中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
外宾们一边询问剪纸背后的历史故事,一边由衷赞叹:“中国的手艺人真厉害!薄薄一张纸,竟能展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
“‘接地气’的民间文化和作品才能打动人心,独具魅力。”徐惠斌介绍,孝感雕花剪纸来源于民间,与民俗民风紧密相连。其表现形式题材广泛、丰富多样,革命故事、戏曲故事和人物、民间传说都能在翻转之间跃然纸上。
“希望能够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人理解和感受作品背后的意义,感知中国发展繁荣的文明力量,认同中国发展道路和合作理念。”池泉期冀。
沉浸式体验实力“圈粉”
拿刀正、下刀准、走刀稳……西班牙爱奥尼亚大学副教授爱琳娜在徐惠斌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转动着手中的刻刀。不一会,一只栩栩如生、昂头展翅的凤凰呈现眼前。为帮助大家沉浸体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现场专门设置了凤凰、熊猫等图案剪纸体验区。
作品完成后,外宾纷纷拿起手机拍摄和录制雕花剪纸的精美作品和工艺手法,并和传承人一起在合作完成的剪纸作品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作为纪念品带回家。
拍照时,爱琳娜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凤凰上,陶醉在眼前古老而神秘的符号中,眼里满是新鲜与好奇。
徐惠斌介绍:“凤凰是华夏民族图腾之一,也是楚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祥瑞的寓意。”爱琳娜表示:“这是东方审美文化代表性的艺术品,要把它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体验过程中,来自波黑东萨拉热窝大学的卜雅娜教授握刀姿势十分熟练,让徐惠斌大感惊讶。
原来,她是一名汉学家,专门教授汉语言文学。偶然接触书法后,被汉字之美深深震撼。学习一段时间后,对汉字的结构、含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对于剪纸所承载的民俗文化、民族精神,她也十分感兴趣。
“我以前见过用剪刀剪的剪纸,但从来没有见过用小刀雕刻的剪纸,以后有机会我还要深入学习,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们听。”卜雅娜说。
展示现场,外国友人们希望雕花剪纸传承人能带着作品到他们的国家展出,让更多的当地人认识并了解这门传统艺术。
传承非遗匠心讲好中国故事
这已经不是孝感雕花剪纸第一次走向世界舞台。
自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孝感的剪纸艺人数次“出访”国外,让越来越多的国外受众走近中国文化。
徐惠斌曾远赴俄罗斯、波兰展出剪纸作品,还将“红场”等元素融合进了自己的作品中,深受当地人喜爱。
海外吸睛的背后,正是一代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才赋予了作品独特魅力与风格。
现场看似行云流水的动作,却折射出徐惠斌几十年的功底。
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管丽芳,自学习的第一天起,他就认真练习刻刀的制作、使用和刀法的技巧等基本功。
为了学好老师的“绝活”——“破刀”,将纸破开而不镂空,以刀痕来展现图案,展现羽毛、鱼鳞、花蕊等部位生动细节,他不断练习刀功的深浅、旋转的方向。此次展出的《百凤图》,便是由他一人执刀完成。
非遗传承,用心也要用“新”,“老中青”接续传承才能赋予非遗新生。
作为青年传承人代表,池泉表示,她从老手艺人学习到了从事剪纸必须具备细心、耐心、静心,同时也必须坚守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的初心与使命。
眼下,徐惠斌和池泉也正在考虑融合更多的国际元素,更好地将荆楚非遗推向世界。
中国非遗从“出圈”到“出海”,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非遗正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一个生动缩影,不断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让文明交流互鉴之花“常开”。